马上注册登录【周杰伦中文网】,结交更多铁杆杰迷!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账号?立即注册
×
周杰倫中文網訊 周杰伦合作12年,在华语流行乐坛耳熟能详,奖项拿到手软,最近出了第十张专辑……方文山,声名热到发烫,本人却基本陌生。
在公众知道的20%里,他是周天王的幕后“黑”手、“中国风”词曲达人,而在大家不甚了解的80%里,他是曾经的管线工、糖果屋老板、演员,现在的电影导演、低调出版人……五花八门。
这个不甘平庸,走过弯弯绕绕人生的水瓶座人,魔瓶里到底卖的什么药?
联系采访层层递话时,听到每个人都毕恭毕敬地叫他“方老师”。真接触了,发现他却是这样:基本不懂拒绝,问什么都答,生怕你听漏了最后还要再详详细细补充,非常唐僧;生活中最爱的就是观察人群、收藏世界各地的老门牌,把家里装修成7种不同的风格,很孙悟空;表面上是天天逗猫遛狗,吟风弄月的草食男,实际上内心却藏了一个汹涌的电影梦,而且一下就是十几年,从未想放弃,有如沙僧。
作为流行文化一分子,外表华丽、内心淡然,大概就是方文山的写照。就像周杰伦在方文山的新书《方道·文山流》中提到的那样,他不会叫他“方老师”,他也不会叫他“周董”,他们其实各有各的一套!
最佳拍档周同学
不是每一个黑道大佬都适合拍《枪火》海报,不是每一种合作都传奇到令人津津乐道,也不是所有的桃园兄弟都可以结义到永远。方文山和周杰伦,却已认识了12年,一起从不名一文的青涩小子,哼哼哈兮,变成当今流行乐坛闪闪发光的双节棍两端。
《家》是方文山少数以友情主题创作的歌词,里面写道,“照片里一整个消失的年代,很想知道个大概,关于空气的味道我还在猜,想象樱花都还在。墙角青苔,总是绿得太快。回忆慢慢,慢慢爬起来……”
在那个已经消失的年代,做过报纸外送、外劳中介、管线工、跑片小弟的方文山,给每个唱片公司寄去一百多首歌词,终于被吴宗宪的阿尔发唱片赏识,认识了周杰伦,两个打扮、长相和执行力都不同的年轻人,从此成为同事。
一开始,公司人少,两人的家都住得远,来回要两小时,于是他们不约而同,成为办公室的寄居客。工作,吃东西,聊天,自然地,成为好朋友。“谁会刻意说,哎,我们几年后引领中国风?!也不会互相激励说,我要很牛。能进唱片公司做喜欢的事,就很开心了!”方文山说。
12年后,方文山从公司资历最浅的菜鸟变成元老,周杰伦红遍华语音乐圈又开始涉足影视圈,人人都对他们恭敬万分。而他们之间,称呼竟没有变,他还是叫他“杰伦”、“周同学”,他还是叫他“文山”。
他们的关系有点像是一个屋檐下的小夫妻,彼此心知肚明却始终云淡风轻,感情曲线近乎平直,没有蜜月期,也谈不上七年之痒,说近很近,说远也远,常常,周杰伦去美国开演唱会、拍电影,大家会一两个月不联系,最多传一两则简讯,也不觉得心就远了。
方文山写了280多首歌,中国风只占了40首,却被定义成“中国风”;他明明合作过许多优秀的人,但因为周杰伦太过著名,于是被定义成最佳拍档。事情往往没有这么简单,但一旦被认定,方文山也就认了,“它始终还是我的一部分!”心态积极。
方文山认识的周杰伦和我们知道的还是不一样,那个羞涩的年轻人,无论是刚出道时,还是红了以后,只要大家吃饭,就总会坚持埋单,好像那天经地义,“就算他没有带钱,也会打电话叫助理去刷卡。那种态度是自然的,不是要讨好你,或者想要有人缘。”还有,一些宣传服,或者做广告代言得来的衣服,都会主动送给朋友,有时朋友觉得周杰伦某件外套不错啊,直接拿走,不还,也没关系。
理想可以转弯
14年前,一个叫做方文山的人,考下台湾编剧学会颁发的编导证和台湾新闻局颁发的导演证,写下《五胡乱华》的剧本,去应征西门町跑片小弟却被拒绝。那时是侯孝贤杨德昌的台湾,艺术至上,票房惨淡。
14年后,《海角七号》和《艋舺》重新创造票房,那个让电影梦拐了14年弯的方文山,终于可以重拾梦想。“当年,市场不够成熟,不能提供那么多的从业人员,从事电影很辛苦,从事音乐比较幸福。我是想,人不能钻牛角尖,这个领域里要是不行就暂时放下,如果当初我太死脑筋,就不可能从事幕后词曲创作。现在,人生转了一个弯之后,我有了一些关系、人际资源,那去从事当初做不到的事,就比较容易。”
当初的方文山,完全可以像其他一些电影狂热分子一样,不顾一切地倾注全部身家,甚至靠举债度日,去拍低成本小制作,进不了院线,自己放放也很High——但他没有。
“还没有从事电影工作时我就知道,拍一部电影绝对不是问题,大不了可以借钱,抵押房子,不找大牌艺人,拍纪录片。但如果拍完之后完全没人看到,引不起共鸣,又有什么价值?”
所以直到很久以后,他才开始真正投入电影创作。两年前先是牛刀小试了分段电影《爱到底》,最近则筹备了《听见下雨的声音》——小品类电影,从音乐出发。“音乐圈我熟悉,从创作过程到歌手生活的细节,都方便观察到,制作起来也容易。”更直接的原因,是他喜欢下雨天。那个世界,很特别。人无法抗拒的自然力,会拘束你的行动,于是不得不待在家里、屋檐下、车中,等待这场雨的结束,“或者观赏,或者逃避它。”还有泥土的味道、下雨的声音,“也因为这样的画面,我想拍这么一部电影。”
《时尚·COSMO》拍摄方文山的地址,是在花鸟市场旁的一家旧书店。那里的一切,都安静且充满质感,但尘世的声音也随时传来。热闹当中的静止一幕,在每一次闪光后上演。他会主动地和一位白胡子爷爷合影,会给前来签名的人认真写下送给谁谁,拍完后还抓紧最后10分钟在书店里浏览,恋恋不舍。
他已经是个公众人物,还好不是个玩弄魅力技巧到缺乏诚意的明星。明明甩给摄影师一个1/125秒的表情就可以交差,他那静默的、直直投来的眼神,却好像至少要定格到2~3秒,以至把周围的空气都胶住了。那些习惯了云朵慢速卷上山坡的原住民,遇见生猛的背包客,就是以这样的眼神定定观察很久。但这典型的“方”式Pose并不呆滞,反而有一种无声的穿透力。
206206dd |